本帖最后由 内容分析应用 于 2020-8-3 11:42 编辑

扎根理论( grounded theory)是由社会学者格拉斯(Galsser)和斯特劳斯(Strauss)在1976 年提出,是一种运用系统化的程序,针对某一现象来发展并归纳式地引导出扎根于实际资料的理论的一种新颖的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法是从一定的原始资料和经验事实中不断的归纳分析,从而形成理论,并通过比较来修正和完善理论。

下面的内容摘录自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406718)。
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
1.一级编码,对资料进行分解、测验、比较、概念化与类属化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贴标签。就是给文本中相似现象一个同样的名字,实质就是对访谈文本做语义上的分类,根据研究者自身阅读能力和洞察力对文本进行分句并抽出每一个语义块的主题。在这里要不断提问“是什么”“代表什么”,研究者自己要不断告诉自己处在一个第三方的立场上观察文本,不要陷入文本中。只处理当前语义块,就事论事。类属化。围绕同类现象将概念类属化,提出一个更为抽象的概念。其实就是对已有的标签做一次“降维”,在这里鼓励研究者借用本土概念进行自创性命名。属性和维度分析。发展和丰富类属的内涵。这里容易做的是贴标签,需要理解的是类属、属性、维度之间的关系。个人感觉与面向对象编程比较类似,类属就是class(类),其中有若干属性attribute,每一个属性都有维度dimension来代表属性的强弱。需要注意的是,要尽量减少一个类属中的属性个数m和维度个数n,因为在之后的数据处理中,每一个属性和下面的维度会构成一个矩阵,生成的项目个数就是m*n个,而研究者应对每一个项目都做分析,即是说,过多的属性和维度会造成研究者严重的认知负荷(碳基生命的悲哀)。在完成一次一级编码处理后,需要做第二轮(或更多)理论性抽样(选取另一位具有不同背景受访者)并进行访谈;然后开展焦点团体,理论性抽样(4-8人,他们关注同样的问题、具有相似背景,但有一定异质性)直到达到理论饱和。
2.二级编码,发现和明确核心类属,即是对中心现象的概括。核心类属:所有其他类属被其整合入内的主要概念,是对中心现象的概括。核心类属在之前的教程中只有一种:太阳型核心类属,是从一级编码中抽取出来的类属中选择最主要的作为核心。陈向明老师和她的团队基于研究经验提出还有一种建筑型核心类属,这一类不是从已有的类属中选择出来,而是基于已有的类属组成一个新的核心类属,就类似建筑中的各个组件构成了一栋建筑一样。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写故事。在一级编码的基础上进行叙述,形成一个故事。形成故事线。使用故事线将所有编码串起。完成提炼。找到核心类属,完成提炼。可以发现,二级编码其实是对一级编码的一次总结,前两步(写故事、形成故事线)是基于一级编码的类属-属性-维度表完成,最后的提炼比较抽象。
3.三级编码,主轴编码。作用是关联类属(在唯独层面将类属联系起来),形成理论,并通过对话发展理论。


举报 使用道具
| 回复

共 2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20-8-3 14:15

沙发
内容分析应用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20-8-3 11:57:51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个大腿骨折的例子,我用图来表示会比较形象。在原始图中,现象实例只有一个,但是在访谈中理论上会发现有多个,这样才会完整


举报 使用道具
板凳
内容分析应用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20-8-3 14:15:12 | 只看该作者
在这里以课程中一次高危孕妇访谈的语料为例,背景是有一些孕妇患有慢性疾病,这样就遇到一个问题,其身体状况和孕期进程,以及对策和后面的影响,我们将这一案例引入。其中孕妇的怀孕进程和慢性疾病发展状况作为现象的两个属性,如下图所示




举报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精彩推荐

  • Gephi社会网络分析-马蜂窝游记文本分词并同
  • Gephi社会网络分析-基于马蜂窝游记文本以词
  • 知乎话题文本根据词语间距筛选后生成共词矩
  • 马蜂窝游记文本分词后以词语间距为筛选条件
  • 学习使用apriori算法挖掘关联关系

热门用户

GMT+8, 2024-4-20 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