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内容分析应用 于 2020-8-7 09:53 编辑
选择性编码:主题词的提取
选择性编码是选择核心类属后, 不断发展与核心类属有关次类属进而构建理论体系的过程。研究者汲取选择性编码的内涵后, 重新对《图书馆需要怎样的“大数据”》一文的研究动机与问题意识进行检视, 发现该文写作目的在于探索大数据应用与图书馆的未来发展, 并对相关编程技术进行分析。据此, 该文题目本身已经包含了“图书馆的问题与挑战”此一核心类属。故本研究对前述主轴编码阶段所确立的8个主类属与45个次类属间的关系进行了以下的调整:
(1) 由于题目本身已包含图书馆发展当前面临的困境, 以及未来应该的发展方向, 故将“图书馆的问题与挑战”此一主类属与其产生关系之次类属予以消除。
(2) 本个案讨论的重点之一在于通过利用深度分析对于各种知识类型进分析, 从而掌握对知识分析的新趋势,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型的知识服务引擎, 进而强化知识的利用, 最后得以协助图书情报领域面对知识传播形式与利用多样化的现况。所以, 应将“知识的传播利用”这一主类属及其属下的次类属改为隶属于“深度分析”这一主类属之下。
经由上述重新整理, 原有的8个类属调整为6个, 分别为“大数据”“深度分析”“云计算”“非结构化”“Hadoop”以及“Map Reduce”。此6个类属与其次类属的关系修正展开见表3, 修正图见图4。至此, 研究者完成了个案中的主题词提取。
原文来自微信文章:扎根理论三阶段编码如何做?
|
|
共 4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20-8-18 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