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运用文化资本理论,以12名考博个案为研究对象,开展深度访谈,对收集资料进行三级编码,从考博动机、考博途径、考博后的自我认同感三个方面进行分类描述,形成扎根理论。
研究发现:
第一,考博动机源于经济、生活的压力与冲突,也有道德责任的规范和自身信仰的追求,但最终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权力地位的获得;
第二,在地位获得过程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文化资本起到关键作用;
第三,拥有了文化资本不一定就必然拥有经济资本或社会资本,行动者经济资本或社会资本占有的数量取决于其有效利用关系网络规模的大小,依赖于和他联系的每个人所拥有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的多少。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考博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中抽取20名样本对象,去除个别中途退出和其他原因者,最终获取有效样本12名。其中7名男性,5名女性;涉及大学教师、应届硕士和往届硕士毕业生。考虑到不同学科的差异性,样本抽取了理学、文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收入层次上也 考虑到不同收入群体,工作经历上也涉及到无工作经历到25年工作经历的不同群体;研究者进行了为期6年的跟踪观察,除2名受访者未能顺利毕业外,其它10名受访者都顺利完成了学业。(详见表1)


研究方法
研究者本人是一名在读博士生,与考博群体有着类似的经历和感受,这种共同经历成为我与对话者的一个重要连接点。但其劣势同样存在,由于自身作为“局内人”的囿限,会导致自身价值观的干预,影响研究的信度和效度,为了克服这一障碍,在把自身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时,专门找了另外的专业研究者对本研究者进行了访谈,以局内人(研究者)作为局外人(被研究者)进行研究,以保证研究的真实性。通过分析“考博的动机、考博所使用的社会资本、博士毕业后的文化资本转换”三个方面,建立分析框架,运用半结构式访谈、参与式观察等质的研究方法采集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编码整理, 建构扎根理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举报 使用道具
| 回复

共 12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20-8-14 09:09

沙发
内容分析应用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20-8-13 08:47: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内容分析应用 于 2020-8-13 08:49 编辑

研究结果
(一)考博动机:功利价值与自由价值并存
源自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对权力的渴望, 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改变当下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或权力地位是每位考博者选择考博这一通 道的源初动机。接下来的四组访谈主要针对访谈 对象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和冲突所做出考博选择的 一个深度描述,其目的在于从中发现受访者在考博的过程中所承受的主、客观压力及做出考博选择的反应,通过观察其动作、表情,对访谈对话的录音进行整理,从中找出其中考博的意义和价值。
(二)考博行动:个体努力和社会关系网络 是实现考博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目标达成过程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 文化资本往往在不同场景、不同对象之间产生不 同的结果,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考博目标达成 的过程中,不同关系群体所使用的资本策略,不 同关系资本在不同场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用。
(三)考博结果:文化资本可以实现身份和地位的转变
考博的源初动机主要是为了经济地位的转变、 权力地位的获得、社会声望的增加三个方面,但这 些博士生在毕业后是否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是否实 现了自我的认同?是否实现了经济地位、政治地 位、社会地位的转变?四年后,本研究对样本对象 进行了追踪调查,进行了再次访谈。

结论
通过对12位受访者的田野调查,对行动者的考博动机、考博过程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深度描述和梳理,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考博群体的动机源于经济、生活的压力与冲突,也有道德责任的规范和自身信仰的追求,但最终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权力地位的获得;
第二,在地位获得过程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都起到了一定的作 用,但文化资本起到关键作用,文化资本是长期积累,需要时间和努力长期达至,因为它付出了辛苦和时间,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意味着其可以带来利润和收益或精神的满足,从而导致许多人乐此不疲的争夺;
第三,拥有了文化资本不一定就必然拥有经济资本或社会资本,行动者经济资 本或社会资本占有的数量取决于其有效利用关系网络规模的大小,依赖于和他联系的每个人所拥 有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的多少。

原文见知乎:《大家都为什么考博?基于12名考博个案的质性研究》



举报 使用道具
板凳
Fuller 管理员 发表于 2020-8-13 08:59:47 | 只看该作者
有意思,这是哪一年的?现在就业压力这么大,是不是考博的考量也会变?
举报 使用道具
地板
Fuller 管理员 发表于 2020-8-13 09:06:48 | 只看该作者
没有看出来扎根理论是怎么应用的,我认为最关键的编码,光有结论没有说服力。能不能查到这篇研究的编码过程?
举报 使用道具
5#
内容分析应用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20-8-13 09:35:21 | 只看该作者
Fuller 发表于 2020-8-13 08:59
有意思,这是哪一年的?现在就业压力这么大,是不是考博的考量也会变?

文章没具体写哪一年,应该是几年前。
现在就业压力山大, 去年的考研数创了新高。不过没看到考博方面的统计数据


举报 使用道具
6#
内容分析应用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20-8-14 08:41:35 | 只看该作者
Fuller 发表于 2020-8-13 09:06
没有看出来扎根理论是怎么应用的,我认为最关键的编码,光有结论没有说服力。能不能查到这篇研究的编码过程 ...

这篇研究的原文里, 确实没有描述编码部分。
我在楼下另外发了一个案例, 其中的编码部分描述比较详细。


举报 使用道具
7#
内容分析应用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20-8-14 08:46:39 | 只看该作者
基于扎根理论的旅游体验作用路径研究:以迪士尼主题公园为例

摘要:以典型的享乐型旅游产品迪士尼主题公园为例,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性编码3个编码阶段,
详细探讨旅游体验中的情感触点、旅游体验质量的维度以及旅游体验的作用路径。

资料收集方法:
本文
a, 以旅游者为研究对象,
b, 以旅游者的游记和访谈资料为分析内容,
c, 旨在具体情境中识别旅游者体验的情感触点及其对旅游体验的作用路径
d, 本文的资料收集方法主要包括在线搜索旅游者游记对旅游者进行深度访谈

(1)在线搜索旅游者游记。笔者在2016年4月,以最早的迪士尼乐园——美国洛杉矶迪士尼乐园,最大的迪士尼乐园——美国奥兰多迪士尼乐园,笔者所在国的迪士尼乐园——中国香港迪士尼乐园和上海迪士尼乐园为对象,分别以“奥兰多迪士尼乐园游记”“洛杉矶迪士尼乐园游记”“香港迪士尼乐园游记”“上海迪士尼乐园游记”为关键词,通过谷歌、必应搜索引擎先后收集到主题公园游记46篇。在收集到的46篇游记中,一部分是只针对迪士尼乐园游玩的单一旅游目的地游记,另一部分是游记作者将其迪士尼之旅的游记与其他到访目的地的游记记录在一起,对此笔者将其中有关迪士尼乐园的部分单独摘取出来。最终得到奥兰多迪士尼乐园游记文本14篇、洛杉矶迪士尼乐园游记文本13篇、香港迪士尼乐园游记文本5篇和上海迪士尼乐园游记文本14篇。这些游记中,作者主要是与家人(25篇)、朋友(12篇)、恋人(4篇)同行,很少独自出游(1篇),其他游记则没有介绍与同行者的关系;第一次到访迪士尼主题公园的有15篇,有17篇游记的作者并非第一次到访迪士尼(之前去过该迪士尼或其他地方的迪士尼),其他游记没有介绍到迪士尼的次数。在游记筛选过程中,本文排除了那些攻略型游记,因为该类型的游记关于旅游过程中心理感受的描述很少。

(2)对旅游者进行深度访谈。除了游记资料外,本文也对到访过迪士尼主题公园的旅游者进行了深度访谈。深度访谈的时间段一为2016年4月至8月,时间段二为2018年6月至8月。通过便利抽样滚雪球抽样方法,共访谈18人,包括学生、教师、企业职员和退休职工,他们在截至被访时间点的近3年内均游览过迪士尼主题公园。这些受访对象的旅行方式主要是自助游;主要到访奥兰多迪士尼主题公园和香港迪士尼主题公园;在迪士尼的旅行时间最短为1天,最长为5天;受访方式包括面对面访谈和电话访谈。
在访谈开始前,笔者通常会询问一些基本问题,包括到访的是哪里的迪士尼主题公园、旅游日期、停留时间、旅游方式(自助游/ 跟团游)、是否有同伴、与同伴之间的关系(家人/ 朋友)等,一方面了解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通过这些基本问题使访谈对象进入角色,唤起回忆。之后,访谈过程通常会按照决策阶段、在场体验、追忆体验这一时间轴请访谈对象描述其旅游经历。其中,在场旅游体验阶段为访谈重点。在征得访谈对象同意后,笔者对访谈进行录音,并在后期对音频进行整理,将录音内容誊录到电子文档中。

为了确保质性研究达到理论饱和,笔者先对最初收集到深度访谈内容和游记文本进行质性分析。若在编码阶段没有出现新的编码,说明达到理论饱和,资料收集工作终止。否则,将按照上述方法再次进行资料收集。
(下楼继续。。)








举报 使用道具
8#
内容分析应用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20-8-14 08:50:07 | 只看该作者
资料分析方法:
本文使用扎根理论对游记和访谈资料进行分析。
(1)开放式编码
根据 Strauss 和 Corbin(1997)的扎根理论方法,本文通过对迪士尼主题公园游记和深度访谈资料的开放式编码分析,最终从中挖掘出 43 个概念(a1~a43)和 13 个范畴(A1~A13)(见表 1)。

13 个范畴(A1~A13)分别是:
A1: 服务接触、
A2: 活动参与、
A3: 人际互动、
A4: 环境、
A5: 感官作用、
A6: 意识路径、
A7: 心理感受、
A8: 行为表现、
A9: 生理反应、
A10: 吸引性、
A11: 趣味性、A12: 享受性、
A13: 个人结果。

其中,
a,  服务接触指在旅游体验过程中,服务人员和旅游者之间的服务提供与接受过程;
b,  活动参与指旅游者参与到作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中的过程;
c,  人际互动指旅游者与同行旅游者或其他旅游者之间的互动(尽管服务接触也是人际互动中的一种,但是为了区别本文将其单独列出来);
d,  环境同时包括物理环境和氛围环境,物理环境由旅游者周围的设施、建筑物等物质系统构成,氛围环境指旅游者在物理环境中通过与物和人的互动感受到的、存在于其头脑中的环境;
e,  感官作用指外部刺激作用于不同的感官(视觉 / 听觉 / 味觉 / 嗅觉 / 触觉)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
f,  意识路径指外部刺激在意识层面对旅游者的影响;
g,  生理反应指旅游者受到外界刺激而使机体有所反应的状态;
h,  心理感受指旅游者主观体验的状态;
i,  行为表现指旅游者受到外界刺激后所做出的不同行为;
j,  吸引性指主题公园或其中某个项目作为外部刺激对旅游者的吸引程度;
k,  趣味性指旅游者是否认为某个活动、设施或作为整体的主题公园是有趣的;
l,  享受性指旅游者是否享受游览主题公园或参与某项活动;
m,  个人结果指旅游体验的结果,包括体验结果和行为意向两个概念。

在编码过程中,笔者首先对一篇游记进行分析,寻找不同的范畴以及每个范畴的不同性质面向。例如,通过概念 a1~a8 识别出服务接触范畴(A1)后,通过原始资料发现一些服务过程让顾客略感不爽(Y46—DL),由此,确定这属于服务接触的质量,于是质量成为服务接触的一个性质进而按照理论抽样的指导,寻找服务接触在质量这一性质下的不同面向,通过原始资料(Y46—DL、Y1—DL)发现服务接触质量有高质量这一面向;继而确定,服务接触范畴下的一个性质是服务接触的质量,其面向有高低之分。以此类推,再寻找服务接触范畴下的其他性质和面向,当没有新的性质和面向出现时,确认该范畴达到理论饱和




举报 使用道具
9#
内容分析应用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20-8-14 08:52:43 | 只看该作者
下表是开放式编码分析示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举报 使用道具
10#
内容分析应用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20-8-14 08:55:19 | 只看该作者
(2)主轴式编码
在开放式编码阶段,经概念化和范畴化得出的概念与范畴几乎都是独立的,其间的关系还没有得到深入探讨,而关系的建立是得出结论的必要前提。运用主轴编码阶段典范模型工具(paradigm model)分析发现,a,  服务接触、活动参与、人际互动范畴都是主范畴情感触点的副范畴;
b,  感官作用和意识路径是主范畴作用路径的两个副范畴;
c,  心理感受、行为表现和生理反应是情感反应范畴下的 3个副范畴;
d,  体验质量这一范畴下包括吸引性、趣味性和享受性 3 个副范畴(见表 2)。

这些范畴分别位于典范模型的不同位置:服务接触、活动参与、人际互动等情感触点是前提条件,情感反应是现象,作用路径是脉络,旅游体验质量为中介条件,旅游者与不同的情感触点、作用路径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行动或互动的策略,个人结果则处于结果的位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举报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精彩推荐

  • 利用AI阅读和分析文本:扣子COZE记录用户反
  • 在网页片段内直观标注——以B站评论采集为
  • 利用AI阅读和分析文本:使用COZE建设游记文
  • 使用AI工具Kimi生成python代码为文本分析结
  • 苹果mac电脑安装集搜客网络爬虫软件失败的

热门用户

GMT+8, 2024-11-25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