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范例《加速的新闻文本——基于五家报纸的内容分析研究(1980—2020年)》,通过构造周抽样方法,对国内五家报纸的2204个样本进行内容分析,旨在探索1980—2020年这四十年来中国机构媒体报道的时间性变化。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内容分析法将非定量的文献材料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并依据这些数据对文献内容做出定量分析和做出关于事实的判断和推论。 集搜客文本分词和情感分析软件提供的社会网络分析(共词分析)和文本分类和情感分类等功能,可以辅助内容分析过程,对数据进行探索观察。在软件中做了自动分词和人工选词后,启用共词匹配,可以得到共词结果和词语的共现图(社会网络关系图): 下列是部分在集搜客社区论坛上分享的和内容分析有关的案例: 3) 内容分析文章分享:《辽宁省科技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2005—2018年》 1. 范例简介 标题: 加速的新闻文本——基于五家报纸的内容分析研究(1980—2020年) 作者: 王海燕 刘湘 作者单位: 1.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传播系 关键词:新闻加速;时间性;新闻与时间;机构媒体; 发表日期:2023-12 基金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媒体融合背景下新型主流媒体公信力研究”(编号21BXW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 本文通过构造周抽样方法,对国内五家报纸的2204个样本进行内容分析,旨在探索1980—2020年这四十年来中国机构媒体报道的时间性变化。研究结果显示,“新闻加速”现象在文本层面获得实证支持。这主要体现在新闻报道中提及新闻事件发生的确切时间的报道比例在逐年上升;新闻文本中提及的新闻事件发生的确切时间在报道中前置,更多报道倾向于标题就点出时间要素。同时,新闻的时效性在加强,新闻中用于构建时空背景的确切时间,与该篇新闻发布时间之间的距离在不断缩小。此外,我们也对不同媒体在新闻报道时间性方面的异同进行了讨论。 文章目录 一、文献综述:新闻呈现与时间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 (一)抽样 (二)编码 1.编码框架 (1)分析单元 (2)核心编码类目:新闻报道的时间层次 2.编码类目 (1)分析单位基本信息 (2)标题所含时间要素 (3)导语所含时间要素 (4)报道第二段所含时间要素 (5)报道第三段所含时间要素 三、研究结果 (一)样本总体状况 (二)新闻文本的时间性变化:新闻加速 1.确切性:提及新闻事件发生确切时间的报道占比提升 2.提前性:时间要素的交代不断前移 3.时距:报道时间与事件时间越来越近 四、结论与讨论 2,主要研究方法、相关知识点、工具和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和步骤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国传统机构媒体 1980—2020 年的新闻报道的时间层进行对比分析。 1) 研究数据的获取 采用抽样的方法。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报纸的发展状况有很大差异,报纸内部除了有类别上的不同,还存在着层级上的差异。因此研究者采用代表性抽样的方法,在样本中选取了经济差异较大的东部沿海城市与西部内陆城市的报纸。因为要研究较长时期以来新闻报道的时间性变化,我们以十年为间隔,从 1980 年开始抽取了1980、1990、2000、2010、2020等五个年份。得到抽样年份后,我们采用构造周抽样的方法,每个年份构造两周,并将所抽取日期头版的所有消息作为分析单元。 2) 研究数据的编码 编码类目的建构方面,主要参考Neiger与 Weinblatt 的系列研究以及臧国仁、钟蔚文对台湾媒体的研究。不过,Neiger与Weinblatt的时间维度研究立足于西方的文化环境,臧国仁、钟蔚文则倾向于从质性层面上挖掘和解读时间的意义。对新闻文本中的时间进行分类。新闻文本中的时间可被划分为“确切的时间”(例如:昨天、前天、时令、时刻,准确的年月日等),以及区别于确切时间的具有时间意涵的表达(例如:近期、今后、以来、将来、将等),在研究中将其命名为“非确切时间”。对于这两类时间,借用“时间指向(temporal orientations)”以及“时间层(temporal layers)”的概念,发展出了3个时间指向以及7个时间层次进行分析。 3) 对已编码数据的分析 2.2 关于内容分析法 2.2.1 什么是内容分析法? 美国学者贝尔森为内容分析下过一个定义:“内容分析,是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式。” 内容分析法的特点 1) 系统性,是指内容或类目的取舍应依据一致的标准,以避免只有支持研究者假设前提的资料才被纳入研究对象的情况; 2) 客观性,是指分析必须基于明确制定的规则执行,从而确保不同的人可以从相同的文献中得出同样的结果; 3) 定量性,是指研究中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类目和分析单元出现的频数进行计量,用数字或图表的方式表述内容分析的结果。其中文献纳入的系统性和表述结果的定量性在研究综述写作中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更多关于内容分析法的知识点、案例和讨论请参考集搜客论坛内容分析法专题: 2.3 研究所需的新闻样本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可以使用集搜客提供的新闻快捷采集工具,方便快捷的收集研究样本数据,已包含的网站有: 以腾讯新闻搜索列表为例,添加网址,选择要采集的页数,启动采集即可: 采集下来的新闻文本,可以使用集搜客文本分词和情感分析软件进行自动分词,情感分析,按研究类型进行人工选词,生成词云图,进行社交网络分析等等。 2.4 本范例的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采用构造周抽样的方法,对我国五家报纸共计2204个样本的报道进行了内容分析,以探究新闻文本呈现中的加速痕迹。结果显示:1980—2020年,我国机构媒体新闻加速现象在新闻文本的维度获得了实证支持。 首先,从确切时间的使用方面来看,1980—2020年,新闻报道中提及新闻事件发生的确切时间的报道占比在上升;在报道的即时性方面,新闻文本中提及新闻事件发生的确切时间要素产生了前置现象,标题和导语(特别是标题)中出现新闻事件发生确切时间的报道占比上升;在时距方面,报道中提及的确切时间,距离新闻发布的时间在缩短。使用前天以前时间表达的报道占比波动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使用“昨天—前天”这类较近的过去的时间表达的报道占比波动上升,意味着报道的时效性在增强。 其次,不同性质报纸在时间性方面展现出差异。机关党报相较于市场报更倾向于延迟交代新闻事件发生的确切时间信息。在时间指向方面,机关报更关注当下;在确切时间表达方面,市场报较机关报表现出对于“今天及今天以内”这一时间层以及“昨天—前天”这一较近的“过去”的重视。另外,在使用确切时间表达时,机关报更为重视“前天以前”这种“较远过去”的时间要素。上述发现体现了市场报对新闻时效性更强的追求,而党报则因为使用了时距更长、跨度更广的时间表达,有了更加宽广的时间背景。在媒体级别方面,地方报纸更倾向提前交代新闻事件发生的确切信息,国家级报纸则更多在导语部分提及时间性要素。国家级媒体报道更多地使用了“今日及今日以内”“昨日及昨日以内”这两个时间层,地方报纸则使用了更多的“后天及后天以内”时间层。就地理位置来说,沿海媒体较内陆媒体更多地使用了“昨日及昨日以内”“后天及后天以后”这两个时间层,内陆媒体则较沿海媒体更多使用了“前日以前”这一时间层。 |